赞助商
Contents
定义
支撑——实际或潜在的买进力量,其数量足以在一定期间内,止住价格的下跌走势。为上升趋势的前一个头部的位置
压力——实际或潜在的卖出力量,其数量足以在一定期间内,止住价格的上涨走势。为下降趋势的前一个底部的位置。
股票交易有集中在某些价位的倾向,这些价位经常是股票过去大量换手的位置。任何发生大成交量的价位往往是股价趋势反转的位置,这些反转价位具有重复发生的倾向。
重要价位的功能经常互换,可以由支撑变成压力,也可以由压力变成支撑。举例来说,某个头部压力一旦被突破,将成为后续走势的下档支撑;同理,某个底部一旦被跌破,将成为后续走势的上档压力。
支撑的例子
支撑:假设股票处在主要多头趋势
- 价格由12上涨到24,股价再下跌到18;
- 价格再度上涨到30又遇到卖压;
- 下跌走势将在24获得支撑,即上升走势的前一个头部的位置。

背后的投资人心理
- 假设你在12买进,抱着股票上涨到24获利了结;
- 然后跌回18,你庆幸自己的英明;
- 可是很意外的股价又涨回到30,你希望拥有股票,但又不愿以更高价格买进,但股价如果回跌到当初的卖价24,你愿意重新再买进,于是24变成支撑。
压力的例子
压力:假设股票完成主要头部
- 价格由70跌到50;
- 成交量暴增,行情向上反弹到60;
- 接着再度下滑到42;
- 买盘再度进场,预计将在50遇到压力,即下降趋势前一个底部的位置。

背后的投资人心理
- 在50买进的投资人,看着股价回升到55,58,60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;
- 当股价再度回软下跌到57,55,52,最后触及50,但因为犹豫不决来不及采取行动,当股价跌破50之后,他们期盼这只是震荡洗盘,价格很快就会回升;
- 但这种期待很快落空,股价继续下跌,当股价跌破42时,投资人想,我可能捡到烫手山芋了,但我绝不认赔,股价总有一天会涨回50,然后我就可以解套了,于是50就变成压力。
估计支撑/压力的潜在重要性
1、成交量
- 成交量越大,支撑/压力越大。
- 矩形或下降三角形长期排列,我们可以加总这些底部的成交量,借以约估压力的程度,但这些总成交量需打个折扣,因为某些早期底部买进的股票,可能在排列完成之前已经在头部卖出。
- 一系列底部的加总压力,劲道不如相同成交量构成的单一底部。
2、上升/下跌幅度
- 上涨/下跌幅度越大,支撑/压力越大。因为价格下跌而低于当初买进价位越远,投资人越后悔,少输为赢的念头越强烈。
- 中,低价位的股票(20-35),通常只有当进入压力水准的10%范围内才会出现显著卖压。
3、发生的时间
- 时间越近,未发过股利且未被测试过的支撑/压力颈道越强。
宁可高估潜在卖压,千万不要低估。
练习
收集重要股票近10年来的月线图,详细研究其中的支撑/压力。练习过程中一定会发现,在主要趋势的连续摆动之间,头部,底部与密集交易区经常发生在相同价位附近。
最适合的走势图
小型短期趋势支撑/压力—日线图,应该涵盖最近一年以上的数据。
主要中期趋势支撑/压力—周线图,应该涵盖过去一整个主要多,空趋势循环。
支撑失败
走势中断的两种形式:
- 行情喷出不成比例的涨势,涨幅远远大于先前的上升波,价位很少再折返先前的支撑,比较可能发展为某种区域形态。
- 跌破支撑尤其当时或随后成交量有放大倾向。
常见误解——以为前一个底部是支撑,应该是头部。
整数价位
买进股票的时候,我们很自然地把获利目标设定在整数价位。任何股票只要创历史新高,上档就是海阔天空,碰到这种情况,整数价位都代表显著卖压。
重复发生的历史价位
- 在不同的多,空循环过程中,中期趋势的头部与底部,经常重复发生在相同价格区间.事实上,许多老牌大型股,都具有很明显的这类现象。
- 在恐慌性急跌走势中,所有先前潜在支撑区似乎都被一笔勾销,直到发生卖压高潮为止。
- 主要多头市场初期阶段,行情发展非常缓慢,主要原因在买盘不积极,不在卖压沉重。
形态压力
突破压力变支撑,跌破支撑变压力
穿越支撑的成交量
价格走势到达压力区(支撑区),可能不折返而在该处盘旋几天,然后穿越,并且继续挺进;这种情况下,走势几乎一定会加速发展,而且成交量也会跟着放大。
股价指数的支撑/压力
- 股价指数的支撑/压力相对不明确,尤其是小型头部与底部,压力功能比较不可靠。
- 对于定义明确的重中期反转点而言,由于这通常代表整体市场(几乎是每支股票)的重要反转,所以将构成股价指数后续走势的重要压力(支撑)。
延伸阅读